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

“卷毛”身高打生长激素可取吗_孩子_治疗_家长

母婴育儿 2024-06-20 浏览(291) 评论(0)
- N +

近日,“6岁儿童打生长激素后经常生病”的话题登上热搜,引发广泛热议。这种现象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和深入思考生长激素的作用和影响。临床上生长激素主要用于治疗身材矮小。家长不要忽视个体正常发育的差异,将其视为万能的“增高法宝”。当然,生长激素作为一种药物,并不是“洪水猛兽”,保证用药安全的关键在于是否对症。为了孩子“长高”而盲目追求,带来的不良后果可能远远大于好处。

澄清关于身高的五个误区。

近年来,各大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数量激增,来这里看病的孩子十有八九是来看身高的。“吃什么能长高”“能不能吃生长激素”是很多家长关注的焦点。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,存在个体差异。父母不能要求他们按照标准成长。以下五个常见误区需要澄清。

神话1

父母的身高完全决定了孩子的身高。

人的身高60%-70%由先天基因决定,剩下的30%-40%受营养、睡眠、运动、内分泌、心理、疾病等后天因素影响。所以父母高的孩子,可能因为后天的因素,无法发挥先天的遗传优势,达到理想的身高。

展开全文

神话2

男生没变声,女生没来月经,还有很多发展空。

女生以乳腺发育作为青春期的标志。如果月经初潮来了,说明她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中后期。男生青春期的标志比较隐蔽。当出现变声、长痘、长胡子或喉结时,往往进入青春期中后期。换句话说,没有变声,没有初潮,只能说明身高可以增高,但并不代表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发育,一些孩子突然增高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。身高的两个快速增长期是婴儿期和青春期。一般女生11岁开始进入青春期,男生13岁进入青春期。父母要抓住这两个成长的黄金期。

神话3

我的孩子迟到了。

医学上所谓的“生长迟缓”,是指青春期发育延迟。这些孩子在青春期比其他正常孩子要矮,但他们的父母在青春期通常会出现“晚生长”。很容易判断是不是真的晚了。如果孩子骨龄比实际年龄晚2岁,生长激素水平正常,就可以认为是生长迟缓或青春期延迟。但是,如果骨龄与孩子的年龄相符,就说明孩子不是生长迟缓。

神话4

多吃可以长高,营养补充更有用。

调节孩子3岁以后生长的关键因素不仅是营养,还有生长激素的分泌。所以不能只从营养的角度考虑孩子的身高。对于营养补充剂,如钙、维生素、特殊配方奶粉等,家长要理性对待,更重要的是保证一日三餐的均衡饮食。

神话5

只要骨骺线没有闭合就可以治疗。

骨骺是骨骼发育过程中,骨骼两端软骨的骨化点。骨骺线闭合是指长骨两端的骨骺线消失,意味着机体失去了自然生长的潜力。但不能认为骨骺未闭合就可以用生长激素治疗或有很好的疗效,因为骨龄越大,对药物的敏感性越差,体重增加也会增加药物剂量和治疗费用。所以在符合临床适应证的情况下,用生长激素治疗为早。

如何看待生长激素的副作用

作为一种药物,生长激素的应用必然会产生一些副作用,如关节和肌肉疼痛、胰岛素抵抗、水肿、内分泌系统紊乱、颅内高压等。

副作用产生的原因主要与生长激素对人体多个系统的作用有关。一方面影响是新陈代谢加快。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脂肪分解。这种加速的代谢过程可能对胰岛素功能产生负面影响,并导致胰岛素抵抗。另一方面,影响是保水。生长激素可以增加体内钠和水的潴留,这是水肿的主要原因。此外,另一个影响是内分泌失调,生长激素的使用可能会干扰其他激素的平衡,如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分泌。

那么,如何看待和处理生长激素带来的副作用呢?对于确实需要用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,家长和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副作用和治疗效果,做到两害相权取其轻,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,以便及时调整方案。

首先,要遵医嘱,定期监测。在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前,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,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孩子的身体反应。

其次,根据反应调整治疗方案。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副作用,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生长激素的剂量,甚至可以暂时停药来看后遗症家长不必过于担心,生长激素的很多副作用是可逆的,通过调整治疗方案可以减少或消除不良反应。

最后,家长的正确理解和配合很重要。家长应对生长激素的副作用有正确的认识,通过与医生的密切沟通和配合,及时报告孩子的不适症状,确保孩子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接受治疗。

在医生的指导下,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和监测,可以将生长激素的副作用降到最低。所以,对于确实需要使用生长激素的孩子,不要因为噎废食。关键是要在“保证治疗效果”和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”之间找到平衡点。另外,生长激素治疗也没有明确的疗程,因为生长发育是一个持续的、不平等的过程,需要考虑患者的骨龄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。一般用药周期为6个月至一年,然后根据疗效制定后续治疗方案。

哪些孩子适合用生长激素治疗?

其实人体是可以分泌生长激素的,生长激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。主要负责促进骨骼生长,内脏生长,蛋白质合成,帮助脂肪代谢。人在深度睡眠时会分泌生长激素,对生长期的青少年有明显的增加作用。通常人进入深度睡眠后1-2小时生长激素分泌开始增加,早晨醒来前后一段时间仍处于高分泌状态,醒来后30-90分钟分泌呈快速下降趋势,中午达到最低点。

目前临床常用的生长激素药物主要是指重组人生长激素,简称生长激素。这种药物的结构与人体自然分泌的生长激素非常相似,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生长障碍。在中国,生长激素的使用有明确的适应症,不是让家长认为孩子身高“不理想”。根据临床指南,生长激素的合理使用主要针对以下四类儿童。

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生长激素最常见的适应症。由于儿童垂体前叶分泌不足,生长激素水平低,影响正常生长发育。

特纳综合征的孩子特纳综合征是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,会导致女孩身材矮小。生长激素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儿童的身高。

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孩子肾功能不全会影响其生长激素的分泌,所以补充生长激素可以改善其生长。

出生时体重或身高明显低于小于胎龄婴儿正常标准的儿童,以及两年内未能达到正常身高的儿童,也可考虑使用生长激素。

生长激素按剂型常分为液体和粉末。由于生产厂家和剂型不同,结合注射频率,长效水剂优于短效水剂和粉剂。从疗效来看,aqua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好,所以价格也不一样。你可以向你的医生咨询选择哪一种。

想增进健康,应该怎么做?

当今社会,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寄予厚望,认为身高能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自信。这无可厚非,但把握好“度”,科学理性对待身高问题是不明智的。

如上所述,孩子的身高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决定的。父母双方的身高对孩子最终的身高影响很大,但这并不意味着遗传主宰一切。在后天环境中,家长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,帮助孩子在遗传的基础上开发最大身高潜力。想要改善健康,不外乎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

均衡的营养保证了孩子获得足够的蛋白质、钙、维生素d等营养素,这些营养素对骨骼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,所以建议多吃乳制品、瘦肉、鱼类、豆制品、绿叶蔬菜等。

充足的睡眠生长激素主要是在孩子深度睡眠时分泌的,所以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,比如学龄儿童每天至少需要睡9个小时。

经常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,增加生长激素的分泌。建议孩子每周至少做3-5次跑步、跳绳、游泳、篮球等有氧运动,每次30分钟以上。

良好的心态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大有裨益。家长平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帮助孩子树立信心,缓解身高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。

总之,家长关心孩子的身高没有错,但要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长规律,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提高孩子的健康水平。使用生长激素是一种强制性的选择,而不是必须的。大多数情况下,保证营养均衡、睡眠充足、运动规律、心态良好,可以帮助孩子在自然状态下获得最佳的成长效果。

(作者是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、内分泌科主任医师。)

来源:北京日报

标签: